【】從9月開始展開1/8決賽
亞冠戳破中國足球青訓“牛皮” 鍛煉 ?牛皮更像是“摧殘” !_球員
www.ty42.com 日期:2021-07-16 10:01:00| 評論(已有291814條評論)2021亞冠聯賽東亞區的亚冠小組賽已經全部結束,四支韓國球會、戳破摧残三支日本球會以及一家泰國球會獲得了出線權 ,中国足球將連同西亞區的青训8強,從9月開始展開1/8決賽。锻炼對中超球隊而言 ,更像12場比賽1平11負 、牛皮進4球丟40球的亚冠恥辱性紀錄,讓兩家俱樂部在球隊被淘汰之後隻能選擇沉默,戳破摧残甚至不敢再提所謂的中国足球年輕球員得到了鍛煉。某種程度上 ,青训今年的锻炼亞冠聯賽之於中國足球有著更現實的意義,那就是更像:它徹底戳破了中超俱樂部近年來一再鼓吹的“我們青訓做得很好”的“牛皮” !中國青少年足球培養的牛皮所有問題再一次全麵而清晰地通過亞冠這個平台展示在國人麵前 ,中國足球的未來在哪裏 ?
①鍛煉 ?更像是一種“摧殘”!
就像ESPN亞洲足球網站一篇題為《廣州北京亞冠慘敗放大了中國足球青少年(廣泛存在的)難以捉摸的問題》的文章中所評述的那樣,“廣州、北京兩隊在亞冠聯賽中的表現應該給中國足球足夠多的憂慮與擔心了 。這並不是攻擊富有朝氣的年輕球員 ,他們被投入了虎口之中,沒有在球場上發現通過努力所想要的東西,但是 ,就質量而言,在他們和對手之間存在著一條清晰的鴻溝 ,而這應該是令這個擁有14億人口真正為之擔憂的 ,因為他們的國家隊依然被認為是亞洲的強隊之一 。而且,必須要承認的一個假設是 ,你很難想象,如果是日本或韓國的青年軍參賽,他們也會以同樣的處境遭遇如此失望的結果嗎?”
筆者曾以《中國足球的“戰略性失敗”》為題,對此次中超出戰亞冠聯賽進行了深入剖析,引來不少爭議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就是:人家俱樂部一開始就說了,是為“年輕球員創造機會”、“讓年輕球員得到鍛煉” 。名義上,看似鍛煉年輕球員,但實質上用拔苗助長式的“摧殘”來描繪或形容更為貼切 。
當一幫20歲上下的年輕人在連續半個月的時間裏 ,接連以0比3、0比4 、0比5 、0比7這樣的大比分慘敗時,身為當事人更希望這樣的折磨盡快結束、甚至是徹底遺忘 ,還是更願意不斷回味?
同樣是鍛煉年輕球員,去年亞冠聯賽上海申花隊出戰時,包括像朱越 、蔣聖龍、周俊辰等這樣的99年齡段、01年齡段球員都獲得了出場機會,但他們是在“以老帶新”的情況下 ,由老隊員帶著出戰。雖然也是輸球,但朱越重新回到01年齡段國青隊、再出戰今年的中乙聯賽時 ,明顯感覺“長球”了 。而他本人也感覺去年底隨申花隊出戰亞冠聯賽,雖然隻是累計出場了三場比賽 ,但自身對足球的認識、以及比賽對自身的提高幫助非常大!這才是真正的鍛煉年輕球員。
記得國安在2比0領先的情況下,下半時三球被菲律賓聯城以3比2逆轉後,主教練佐蘭·揚科維奇在賽後新聞發布會上這樣感慨道:“這就是沒有經驗的結果 ,也是我們事前就預料到的 ,特別是年輕球員麵對壓力時總是會出現的情況 。所以 ,為什麽我來到這裏(烏茲別克)之前,希望能夠從一線隊中多帶幾名球員來支援我們 ,如果多一名成年隊的中後衛 ,可能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而且 ,我可以確信的是,如果我們有幾名老隊員壓陣,我們就足以表現得更好,不會在2比0領先的情況下被逆轉。麵對這樣的局麵,我們什麽也做不了。”
什麽才是為年輕球員創造鍛煉機會、加快年輕球員的成長?揚科維奇的點評已經說明了一切 。而且,從球員的成長過程來說,一名年輕球員跟著老隊員不斷地去經曆勝利而慢慢長大,與這種連續經曆慘敗、甚至已經輸到麻木的氛圍中成長起來的球員相比,哪一種球員更有機會成才?這本質上就是中國的俱樂部管理層“無知者無畏”所產生的必然惡果,是“外行指揮內行”的結果。
曾有人這樣說過 :“一個一直在失敗中成長的球員是永遠長不大的 。”類似像廣州隊與國安隊的年輕球員,通過這次亞冠聯賽 ,就可以更快成長起來了?未來一段時間裏,參加過這次亞冠的兩支青年軍中 ,究竟會有多少人最終能夠進入到各自的一線隊並成為球隊的主力、甚至核心球員?我們可以拭目以待,讓時間來做出最好的回答 。
②青訓 ,還記得吹過的“牛”嗎 ?
據稱,國安與廣州兩隊之所以此番敢於派出青年軍出戰,除了受國內聯賽 、國家隊出戰40強賽以及防疫政策的要求等一係列客觀因素的影響之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這兩支青年軍在國內的比賽中表現與成績都還不錯,讓俱樂部有底氣敢於派青年軍出戰 。甚至還有這樣的趣聞:因俱樂部是臨時組團參賽,很多工作人員都隻是簽訂的短期臨時合同。因而有人曾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小組賽出線了 ,合同怎麽辦?這讓俱樂部方麵無法給出一個答案,隻能答複稱 :“到時候再看吧。”
這雖然隻是小插曲 ,多少也反應出了出征前是有信心打好亞冠的 ,可最終的結果卻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隻能說,對於自身的認知與定位,對亞冠的水準還是缺乏一個正確的判斷。可是 ,反過來,這次亞冠何嚐又不是讓國內俱樂部對自己的青少年梯隊有一個更為深刻的認識與反思?
每每中國足球成年一線隊遭遇失敗 ,青少年培養就被不斷反複提及 。重視青少年、組建梯隊等 ,這本身沒有錯 ,但是 ,如果僅僅隻是把它當作一個“秀場”,僅僅隻是用於俱樂部宣傳的“工具” ,青訓則注定隻是一個形式 。所以 ,最近幾年來,中國青少年足球出現了這樣一個“怪現象”:一方麵,中國國字號青少年隊伍在洲際青少年大賽中表現每況愈下 、成績一年不如一年;另一方麵,國內的諸多俱樂部熱衷於搞所謂的“正能量”的宣傳 ,本俱樂部的青訓做得何其之出色